绿电供不应求,事关企业生存
自从去年9月我国绿色电力(绿电)交易试点启动以来,绿电成了一个热词,市场交易量不断攀升,参与的企业越来越多。绿电交易量攀升,大背景是当前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的主流,国内外碳定价机制对高碳行业的约束日益趋紧。
国晟新能是山东地区优秀的售电企业,一直致力于能源领域综合运营服务,为工商业客户提供电力市场化省内交易、跨省交易、绿电交易、远程预付费售电系统、光伏开发运维、储能建设运维、合同能源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。
01 政策频出,鼓励绿电交易
中国方面,“双碳转型”目标下,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、新能源2030年全面市场化目标出台、可再生能源补贴逐步退出、煤电价格全面市场化等战略、政策和措施都将利好绿色电力交易的发展。
2022 年上半年,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推动 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》,绿电和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已整装待发。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出台的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》以及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的《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到2025年,显著提高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,初步形成有利于新能源、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;到2030年,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。
在这些政策中,有些提出要“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机制”,有些提出“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”......这些政策引导都有利于驱动绿电消费。
此外,国家或地方层面出台的一些文件,为绿电消费赋予了强制性的要求。一方面,绿电交易与能耗考核挂钩:《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》加强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刚性约束。江苏最近发布的《江苏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》明确要求到2025年绿电占比不低于30%,浙江省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全面推行省级绿色电力积分,构建绿电积分与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、碳排放量、能耗的抵扣机制;另一方面,绿电交易与碳效评价结果挂钩,比如浙江湖州出台的《湖州市绿电交易与碳效结果应用细则(试行)》将把绿电交易纳入企业碳效评价体系,而“碳效码”评价结果会影响银行贷款、管理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等多个重要环节。
02 更多高耗能企业将进入绿电市场
在欧洲议会前不久通过的碳关税版本中,首批纳入征收的产品包括钢铁、水泥、化肥、铝、电力、有机化工、塑料和氢等行业,很多都是高能耗行业。此外,在产品的碳足迹范围方面,把外购电力的碳排放也将纳入征税范围。
可以预计,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、一些地方出台对高能耗企业的用能限制,以及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启动,将有更多高碳高耗能企业进入绿电市场。
像一些钢铁传统工业企业,期待用绿电生产推动转型升级,响应国家政策节能减排,提升新能源使用比率。
购买绿电,就是降碳成本在企业用能成本中的一种反映。高耗能企业、高科技企业购买绿色电力的意愿会更强。
根据《中国电力统计年鉴 2021》的数据,铝冶炼、化工、钢铁、水泥、石化加工、互联网相关企业的用电量合计为 17543.28 亿千瓦时,假设上述行业中企业有 10%的绿电需求,则对应的绿电需求量为 1754.33 亿千瓦时,可以预计未来绿电交易规模将不断扩大。
03 产业链和企业生存的需求
绿电已成产业能够继续在国际供应链扮演重要角色的必要条件。过去一些企业认为绿电是成本问题,只是一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,可有可无,但现在看,这不只是成本问题,也不只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,而是企业生存问题。
目前,全球不少企业纷纷加入保护地球的行列,加入“RE100倡议”,承诺在2020-2050年间达成100%使用绿电的过程,并逐年报告使用进度。
在这些企业中,很多都是头部跨国公司,比如科技巨头苹果、谷歌、微软、Facebook等,金融业 高盛、瑞士信贷、花旗银行等,都有加入。
这些皆为国际具影响力的企业,不仅本身大量采用再生能源,同时也向其供应链施加压力、要求减少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。
苹果宣布,超过 110 家制造合作伙伴将在苹果生产线中改为采用 100% 再生能源,目标在 2030 年前于所有业务、制造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。
包括宝马汽车、巴斯夫股份公司在内的一些跨国制造企业,也提出在未来十几年内实现100%绿色电力生产或碳中和的目标,根据来自总部的要求,目前在华欧企的迫切需求之一,便是在中国须获得足够的清洁能源。
巴斯夫位于中国上海、江苏以及广东的六个生产基地,将参与直接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交易。
对于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而言,欧盟、美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、地区,都对出口企业产品碳足迹排放有要求,使用绿电能够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,未来更容易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,还降低了被征收碳税的风险。
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资本市场对ESG和可持续都有要求,购买绿电也是形势所需。
所以,对于绿电的需求,不只是一个形象问题,显然已经涉及企业的生存问题。如果一家企业生产过程不采用绿电,不成为全球绿色供应链的一份子,就很难拿到国际优质订单了。
来源: 环球零碳